【高职单招报考季】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招生专业详解
  • 发布人:Zjkzy5
  • 时间:2025-04-05
  • 点击:281
  • 来源:

1.png

院系概况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现有在办专业11个,涉及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艺术设计类,成立了大数据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群。目前全院在校学生3600余人。二级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依托学院办学定位特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注重挖掘专业特色,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鲲鹏产业学院,牵头成立河北省网络安全职教集团,与河北新龙集团共建软件学院,与北动漫(河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游戏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宝德数坝数字产业(河北)有限公司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的产教融合途径、融通的岗课赛证训练,铸就了学生“修德、重能、规范、创新”的卓越品格。二级学院培养的大批技术技能型毕业生,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面向全国,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图片

师资力量

二级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双师型教师45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2人,河北省师德标兵1人,张家口市优秀教师3人,张家口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近三年河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服务30人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7人。同时还聘有30多名企业技术能手和管理高层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专兼结合、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实践能力较强、集高水平实践经验与项目创新驱动为一体的专业化教师团队。

教学科研

二级学院瞄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高度遵循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科教融汇为方向,积极推动“三教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岗课赛证”融通贯穿专业人才培养,游戏美术设计、自媒体运营、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3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达90%,每学年超过50%的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与订单班培养。完成了《信息技术》《h5+CSS3网页设计》《室内设计》《3Dmax实用技巧》《UI设计》5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近三年教师编写教材5部,其中《信息技术基础》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论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一项,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3项,市级立项课题10余项。“张家口坝上口皮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人才培养

二级学院秉承“质量立院、人才兴院、技能强院、特色亮院”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德才兼备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协同管理育人体系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注重强化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通过开放专业实训室,赴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习等,重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岗位实践能力,成果显著。在近三年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数据库应用技术、Python编程、应用软件系统开发、鲲鹏云技术开发与应用、平面设计和商品展示技术6个赛项均荣获省级一等奖。获得各类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共计30余项。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2.png

  2025年单招专业介绍  ▼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设备安装配置和调试、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物联网项目规划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传感器应用技术、自动识别应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嵌入式技术、物联网设备装调与维护、物联网系统部署与运维、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工程设计与管理。

实习实训:校内建有物联网综合实训室,能够满足物联网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与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立物联网产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集教、学、研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硬件工程技术人员、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设备安装配置和调试、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物联网项目规划和管理等的职业或岗位工作。

二、大数据技术(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现代化信息素养,掌握本专业知识,具备大数据项目方案设计及实施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为成绩优秀学子提供学习深造平台。

专业核心课程: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

实习实训:本专业选用北京红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综合实训平台,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应用等实训。在大数据相关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实施与运维、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的职业或岗位工作。

三、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数据存储与容灾、网络安全渗透、网络安全防护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运维、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安全、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数据存储与容灾、Web应用安全与防护、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应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实习实训:本专业选用奇安信网络实训系统,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进行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信息安全产品配置、数据存储安全、网络安全攻防实践等实训。在通信行业相关企业、信息安全设备厂商、信息安全服务企业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网络安全运维、网络安全渗透测试、等级保护测评、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数据存储与容灾等的职业或岗位工作。

四、软件技术(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程序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支持、信息系统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网站开发技术、软件建模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企业级项目开发、软件测试、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建模与设计、网站开发技术、企业级项目开发、软件测试等实训。进入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实训基地或合作公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性实习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员等职业或岗位工作。

五、移动应用开发(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移动端 UI 设计、超文本标记语言、面向对象语言、数据库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开发移动端原生 APP、移动端 Web、小程序、后端框架 Restful API 的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移动端 APP 开发、移动端 Web 开发、小程序开发、移动端应用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对象建模与设计、移动端应用开发、移动端跨平台技术、小程序开发、移动端项目开发实战、移动端应用测试技术服务端框架技术。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移动端APP开发、移动端Web开发、小程序开发等实训。在移动互联网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习基地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实训基地或合作公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性实习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移动端 APP 开发、移动端 Web 开发、小程序开发、移动端应用测试等职业或工作岗位。

六、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CSDN,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安全、云计算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网络搭建、 服务器配置、云平台配置、网络安全软硬件配置、网络应用开发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Linux 操作系统管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自动化运维、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程序开发。

实习实训:本专业在与CSDN长沙开发者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支撑本专业核心课程,模拟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进行网络技术支持、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路由交换实践等实习实训。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架构设计、服务器管理等职业或工作岗位。

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考试十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CSDN,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人工智能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框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应用开发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集成、智能应用系统部署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数据服务、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深度学习应用开发、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开发、智能语音处理及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人工智能综合项目开发。

实习实训:本专业在与CSDN长沙开发者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支撑本专业核心课程,模拟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进行操作人工智能应用和开发、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实践等实习实训。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设计、智能系统部署等职业或工作岗位。

八、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考试八类——美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造性思维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先进的影视动画设计理念及设计实践、设计策划、设计管理、营销与传播的相关研究能力,具备整合传播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符合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储备,批判性的思维广阔的学术视野,以此服务于社会的设计师与高端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三大构成、艺术概论、视频音频剪辑合成、动画角色设计、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表演、电脑绘图(Premiere、AfterEffect、photoshop、Adobe Audition、MAYA)等课程。

实习实训:该专业为学生开设Premiere、AfterEffect、photoshop、Adobe Audition、MAYA,视频音频剪辑合成等影视后期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鉴定以及企业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影和影视节目制作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媒体平面艺术设计、数字交互设计数字合成、动画设计制作、虚拟现实内容设计制作的职业或岗位工作。

九、游戏艺术设计(考试八类——美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常见的游戏艺术设计与制作基本原理、生产流程与方法,具备基本的游戏内容二维、三维、静动态和交互创意设计与表达制作能力,具备较熟练的游戏内容制作能力,从事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与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保证学生高薪就业,本专业坚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专业核心课程:3DMAX软件应用、ZBrush、Substance Painter、BodyPaint、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次世代全流程、PBR概念、游戏设计原理、游戏美术设计、游戏概念设计、游戏交互动画与特效、游戏交互技术基础、游戏交互原型制作等。

实习实训:在校内进行游戏创意设计思维、过程与方法、软件应用与项目课程等实训,在游戏制作企业进行实习。同时为该专业学生开设Adobe 平面设计师、 Adobe Flash 交互设计师、游戏美术设计师(中级)、3ds Max 制作员证、Unity 应用能力认证等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鉴定。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游戏美术设计、数字建模、游戏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特效等的职业或岗位工作。

十、视觉传达设计(考试八类——美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信息传达设计、媒体传播设计等知识,具备较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印前处理与制作、新媒体设计、美术编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字体设计、设计创意、版面设计、书籍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界面设计、新媒体视觉设计。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设计实践、摄影摄像、数字设计与输出、包装模切、丝网印刷等实训。在印刷业、广告业、出版业、文化艺术业、专业设计服务行业、数字内容服务行业的视觉传达设计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印刷、广告、出版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印前处理与制作、新媒体设计、美术编辑等的职业或岗位工作。

十一、产品艺术设计(考试八类——美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工业(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人机工程及材料工艺等知识,具备设计调研、创意手绘表达、产品造型设计、产品方案展示、产品模型制作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文创产品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玩具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产品动画制作师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功能与结构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产品界面设计、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项目设计、产品整合创新设计。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造型基础、产品模型制作、产品项目设计、产品整合创新设计等实训。在制造文化艺术业、信息传输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设计公司、企业机构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设计服务类型的行业或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文创产品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玩具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产品动画制作师等的职业或岗位工作。